11月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衛生健康委、海珠區、白云區、市疾控中心的相關負責同志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
廣州白云:加快“紅碼”人員上門采樣速度,新增11個“黃碼“采樣點
對于市民朋友十分關注的白云區疫情防控動態,廣州市白云區副區長周軍在發布會上對近期進一步優化管理和服務各項工作所采取的措施進行介紹。

廣州市白云區副區長周軍
他表示,白云區持續強化風險區管理,密切關注研究市民朋友反映的問題,持續優化服務保障工作。
一是優化核酸采樣服務。高質高效做好核酸檢測,是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的重要支撐,連日來,白云區開展了多輪全員核酸檢測。針對部分群眾反映的“紅碼”“黃碼”采樣等待時間較長等問題,高、中風險區增派2216名核酸采樣醫護力量,加快“紅碼”人員上門采樣速度,新增11個“黃碼“采樣點,全力提升核酸檢測和結果出具效率,讓群眾少些等待,多些安心。
他提醒,市民朋友可通過“穗康碼”小程序、“健康白云”“廣州白云發布”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查詢白云區檢測點詳細信息。
二是優化網格管理。進一步提升網格治理水平,白云區全區3116個綜合網格優化調整為3454個,其中對城中村綜合網格進行“微小化”調整,將原有1083個網格增加至1438個,解決網格太大服務不到位、網格太小浪費資源的問題,提高網格管理和服務均衡度。針對城中村人口密度大、服務需求大的情況,動員22353人次志愿者投入抗疫一線,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2211場。
他特別提醒市民朋友,在高、中風險區的居民除了落實非必要不外出的要求,還要注意樓棟內人員“不聚會、不串門”,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三是優化群眾服務保障。白云區專門成立了涉疫民生訴求的處置專班,及時收集12345等熱線和網絡平臺反饋的問題,并按照收集、轉辦、督辦的閉環第一時間跟進落實。本輪疫情以來,涉疫群眾的訴求基本“日清日結”,其中258宗醫療就醫等緊急訴求在3個小時內辦結。
周軍提醒,對風險區內廣大群眾的就醫需求,非緊急情況下請首先撥打已經公布的醫療服務熱線,尋求社區“三人小組”的幫助,可以給大家提供上門咨詢、診療、送藥等服務;有緊急就醫需求的患者,請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三人小組”將及時將患者轉運至就近醫療機構收治。
廣州疾控:海珠新增感染者集中在城中村,預計近期還會有感染者增加
近期,海珠區新增感染者連續多日在高位波動。發布會上,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對這一情況進行回應。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周斌
他指出,海珠區新增感染者的數量在高位波動,與海珠區這次疫情的特點緊密相關。近期海珠區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客村、康樂、鷺江片區的城中村,這些城中村人口密集,空間狹窄。
“去過的人可能會有體會,在這個片區內,由于產業的高度聚集,匯聚了大量人口,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數量超過10萬,握手樓多,內部多為小街窄巷,整個區域空氣流通不暢,當有感染者存在時,排出的病毒極易在區域范圍內形成難以短時間內消散的氣溶膠。此時居住在樓上樓下、附近樓棟以及穿行其中的居民,如果未做好防護,極易被感染?!?/strong>
他解釋道,要解決這一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轉運隔離,大幅度降低整個風險區域內的人口密度。據介紹,目前,廣州正在窮盡所有資源,優先轉運風險最高區域的群眾,但由于數量比較多,因此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預計近期也還會有一定數量的感染者增加。
張周斌提醒,在此期間,無論是管控區內的市民朋友,還是從事一線防控的工作人員,都要加強個人防護。
南都·奧一新聞記者 林詩妍 譚涵瀟